w体育安卓版下载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w体育安卓版下载 > 新闻动态 > 如何实现长期血糖达标?糖尿病应早期干预

如何实现长期血糖达标?糖尿病应早期干预

发布日期:2025-07-29 06:19    点击次数:57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司美格鲁肽凭借强效降糖与多重获益,正成为糖尿病早期管理的核心药物选择。

2型糖尿病(T2DM)的早期血糖管理对延缓并发症进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国内外权威指南如美国糖尿病学会(ADA)[1]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2]均明确指出,新诊断患者应尽早实现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7%),以显著降低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风险。

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早期强化降糖可产生持久的“代谢记忆效应”,为患者带来长期临床获益。在众多降糖药物中,胰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因其独特的葡萄糖浓度依赖性降糖机制和明确的心肾保护作用,已成为糖尿病早期管理的重要选择。

早期强化降糖的循证基础与临床意义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与长期慢性高血糖状态密切相关,这一观点已被多项经典研究证实。UKPDS研究及其后续10年随访显示,早期强化降糖可使新诊断T2DM患者的风险降低15%,全因死亡率下降13%,微血管并发症风险降低25%[3]。这一研究首次揭示了血糖控制与并发症之间的明确关联,为糖尿病治疗策略的制定奠定了基础。DCCT/EDIC研究通过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长期观察,提出了“代谢记忆效应”这一重要概念,证实早期严格控糖(HbA1c<7%)的获益可延续至治疗后10-15年[4]。该研究发现,尽管在后续随访中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趋于一致,但早期接受强化治疗的患者仍表现出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真实世界研究数据为临床试验结果提供了有力佐证。一项研究对34737例T2DM患者长达13年的随访发现,诊断后第一年HbA1c≥7%的患者,其远期微血管并发症风险增加39.1%,大血管并发症风险增加28.7%[5]。这一风险呈现出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即HbA1c水平越高,并发症风险增加越显著。有研究进一步揭示,诊断后立即强化降糖可使HbA1c每降低1%,远期全因死亡风险降低18.8%,而延迟10年干预仅能获得2.7%的降幅[6]。这种时间依赖性效应提示糖尿病的早期管理存在一个关键的治疗窗口期。

基于这些证据,2025年ADA指南特别强调,对于新诊断、年轻、无严重并发症的T2DM患者,应选择足够效力的降糖方案实现早期达标[1]。指南建议在治疗初期就应采用强效降糖药物,而不是传统的阶梯式治疗策略。这种治疗理念的转变反映了对糖尿病自然病程认识的深化,以及对早期干预重要性的重新评估。临床实践中,早期强化治疗不仅需要考虑降糖效力,还需要兼顾药物的安全性、耐受性和额外获益,这就使得GLP-1RA等新型降糖药物在早期管理中展现出独特优势。

GLP-1RA类药物的临床优势与作用机制

GLP-1RA通过多重机制实现血糖控制,其作用特点使其成为糖尿病早期管理的理想选择。这类药物通过模拟内源性GLP-1的作用,以葡萄糖浓度依赖性方式促进胰岛素分泌,同时抑制胰高糖素释放[7]。这种双重调节机制使其在强效降糖的同时降低低血糖风险,这一特性在早期强化治疗中尤为重要[8]。

除经典的降糖作用外,GLP-1RA还通过延缓胃排空、中枢性抑制食欲等机制带来体重减轻的额外获益。这一特性对于合并超重或肥胖的T2DM患者尤为重要,因为体重管理本身就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心血管保护的角度看,GLP-1RA可能通过改善内皮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等多重机制发挥作用。这种多靶点作用特点使其在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中展现出独特价值。

大型临床研究为GLP-1RA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证据。一项荟萃分析纳入453项研究、320474例患者,证实GLP-1RA的降糖效力优于DPP-4抑制剂等口服降糖药[8]。在心血管结局方面,SUSTAIN 6和FLOW等大型临床试验证实,GLP-1RA可使心血管高危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降低12-26%,肾脏终点事件风险降低20-24%。这些获益在不同GLP-1RA中表现不一,其中司美格鲁肽的表现尤为突出[9-10]。

基于这些证据,ADA指南将GLP-1RA的降糖效力列为“高-非常高”,推荐作为合并ASCVD或高危因素患者的首选药物之一[1]。在临床应用中,GLP-1RA的周制剂剂型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这也是其在长期治疗中保持疗效优势的重要因素。随着对这类药物认识的深入,其在糖尿病早期管理中的地位还将进一步提升。

司美格鲁肽的临床定位与应用价值

在众多GLP-1RA中,司美格鲁肽因其临床特性而成为糖尿病早期强化治疗的重要选择。从药理学特性来看,司美格鲁肽经过结构优化后具有更长的半衰期,这使得其可以每周给药一次,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这种给药方式的便利性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患者尤为重要,是保证治疗效果持续性的关键因素。

SUSTAIN系列临床研究为司美格鲁肽的疗效和安全性提供了全面证据。这些研究涵盖了从单药治疗到联合治疗的不同临床场景,结果一致显示司美格鲁肽能够带来显著的HbA1c降低(1.5-1.8%)和较高的达标率(79-86%)[11]。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人群中进行的SUSTAIN China研究证实,司美格鲁肽1.0mg在中国T2DM患者中的HbA1c降幅达1.8%,达标率高达86.1%,且低血糖发生率仅为0.6%[12]。这些数据为中国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除降糖效果外,司美格鲁肽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在SUSTAIN 6研究中得到充分验证。该研究显示司美格鲁肽可使心血管高危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26%,非致死性卒中风险降低39%[9]。最新公布的FLOW研究则进一步证实,司美格鲁肽1.0mg可使合并慢性肾脏病(CKD)的T2DM患者肾脏复合终点风险降低24%,eGFR下降速率延缓1.16ml/min/1.73m2/年[10]。这些心肾保护作用使其在合并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管理中具有独特价值。

从临床应用角度看,司美格鲁肽口服制剂的上市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PIONEER系列研究显示,其灵活剂量方案(3-14mg)可实现与注射剂相当的降糖效果[13]。综合这些特点,司美格鲁肽已经成为糖尿病早期强化治疗的重要选择,尤其适合需要强效降糖、心肾保护或体重管理的患者。

结语

糖尿病早期管理是改善患者长期预后的关键所在,而选择适当的治疗药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GLP-1RA司美格鲁肽凭借其创新的作用机制、卓越的降糖效果、明确的心肾保护作用和良好的安全性,为糖尿病早期强化治疗提供了理想选择。临床医生应当充分认识早期干预的重要性,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在疾病早期就实现良好的血糖控制,从而最大程度地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改善长期预后。未来,随着对糖尿病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和新型治疗药物的研发,糖尿病的早期管理策略还将不断完善,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专家简介

邓武权 教授

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博士后导师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博士后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客座教授、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全国青年委员

重庆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重庆市社区与农村卫生协会慢病专委会主任委员

重庆青联常委、医药卫生界主任委员

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

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

负责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课题等

参考文献:

[1]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Professional Practice Committee. Diabetes Care, 2025, 48(Suppl 1):S1-S352.[2]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5, 17(1):16-139.[3]UKPDS Group. Lancet 1998;352:837-53.[4] DCCT/EDIC Research Group. NEJM 2005;353:2643-53.[5] Laiteerapong N, et al. Diabetes Care 2019;42:416-26.[6] Lind M, et al. Diabetes Care 2021;44:2231-7.[7] Drucker DJ. Cell Metab 2006;3:153-65.[8] Tsapas A, et al. Ann Intern Med 2020;173:278-86.[9] Marso SP, et al. NEJM 2016;375:1834-44.[10] Perkovic V, et al. NEJM 2024;391:109-121.[11] Sorli C,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7;5:251-60.[12] Ji L,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21;23:404-14.[13] Aroda VR, et al. Diabetes Care 2019;42:1724-32.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医学界内分泌领域交流群正式开放!

加入我们吧!